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懒庵》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处知吾乡。
大江之东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里安行藏。
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
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
吁嗟念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
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篇诗浓墨才淋浪,一声雁过天南翔。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冬季节长途跋涉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故人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天寒日短、道路漫长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作者旅途的艰辛和孤独。同时,白云飞处、大江之东、渭之北等意象,又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故乡情怀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句“念我故人何可忘”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中描写了离别已久的故人重逢时的情景,通过“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欣喜和愉悦。但同时也表达了归乡之路遥遥无期的无奈和迷茫。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通过“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不安定感。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物外无宠辱、柏树常青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中还通过“吁嗟念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而“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的结尾,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激和敬意。 总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寄懒庵》是宋朝诗人胡仲参的诗作。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友人交往:诗题中的“寄”字表明这首诗是寄给一位名为“懒庵”的朋友或亲人的。因此,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与懒庵之间的友情、交往有关。 2. 懒庵的性格特点:诗题中提及“懒庵”,这个名字可能暗示了此人性格较为懒散、豁达。因此,诗歌可能是在描述或赞美懒庵的性格特点。 3. 生活哲理:诗歌内容可能还蕴含了一些生活哲理,通过描写懒庵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总之,要了解《寄懒庵》的具体创作背景,还需深入研究诗歌内容、作者生平以及与懒庵相关的历史资料。
相关诗词
  • 1
    [宋]
    山暝雨连夕,今晨天气清。
    遥怀懒庵人,高卧掩柴荆。
    幽寂性所嗜,萧然寄平生。
    惟应田叟来,对床话躬耕。
  • 2
    [宋]
    懒翁疏散无与俦,结庵名懒山之幽。
    萧然杖履岩壑裹,似是当年嵇阮流。
    云何出处戾初志,束书负剑俄西游。
    悲猿攀车鹤卧辙,去意勇决谁能留。
    庵垂铁锁人迹断,破窗鸣纸风飕飕。
    曳裾我昔翁六客,岂知继踵居翁室。
    里闾应记往还频,猿鹤乍惊宾主易。
    尔来庭户已更创,尚榜翁名志陈迹。
    傍庵小树昔亲栽,凿沼今迁在檐北。
    我山亭阚旧墙东,此景新成翁未识。
    遥知捧檄遵归途,摘山官况今何如。
    书来颇厌作吏冗,傣禄仅可供妻孥。
    趋庭日一见官长,脚靴手板常睢盱
  • 3
    [宋]
    转盼重阳在眼前,客中岁月浪进迁。
    云飞千里家何处,雁过一声秋满天,节近最关萱草梦,囊空犹欠菊花钱。
    瞑心九日山头路,虽不登高亦惘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