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哉山中人,搆此池上宇。 蕙径斜映带,林烟尽吞吐。 春无四面花,夜欠一帘雨。 寄傲足有余,何须循广庑。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个山中的隐士,他建造了一个池塘上的房屋,周围被花木环绕,环境优美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和幽雅。 首句“奇哉山中人,构此池上宇”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山中隐士建造池塘上房屋的奇特行为。诗人用了“奇哉”二字,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和惊叹。接下来的“构此池上宇”则具体描述了房屋的位置和环境,暗示了隐士生活的幽静和与世隔绝的特点。 “蕙径斜映带,林烟尽吞吐”两句描绘了房屋周围的景象,通过“蕙径”和“林烟”的意象,展现出山中的自然美景和隐士生活的环境。这些景色为隐士的生活增添了诗意和美感。 “春无四面花,夜欠一帘雨”两句则表达了隐士生活的闲适和自在。春天四面都是花,夜晚却缺少一帘雨,这种描述暗示了隐士的生活不受外界干扰,能够享受自然的恩赐。同时,“春无四面花”也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 最后,“寄傲足有余,何须循广庑”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隐士生活的自得其乐和无需在人前炫耀的特点。这里的“寄傲”是指隐士对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之情,无需在外界寻求认同。这种生活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士建造池塘上房屋、周围环境的美丽、隐士生活的闲适自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美好和诗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文化的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