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惯歧路,不怕唱阳关。 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 莫是散场优孟,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 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师丹。 笔端化,胸中锦,两消残。 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 久苦诸君共事,更尽一杯别酒,风露夜深寒。 回首行乐地,明日隔云山。 |
这首诗《半世惯歧路,不怕唱阳关。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是一首表达诗人豁达、洒脱情怀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看法、对退休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 首先,诗中的“半世惯歧路,不怕唱阳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豁达态度。他早已习惯了人生的曲折坎坷,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和退休,他并不感到恐惧或忧虑,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退休生活的期待和放松。他即将摆脱官场的束缚和压力,迎接一个全新的生活阶段,他期待着在今夜的枕上能够安然入睡。 此外,“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回归自然,过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不再受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对退休生活的态度,展现了诗人洒脱、豁达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至于另一首诗《笔端化,胸中锦,两消残》,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以生动的比喻和精妙的用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写作的热爱和追求。 “笔端化,胸中锦,两消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思维飞跃。笔端化,意味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灵感不断涌现,文思如泉涌;胸中锦,则表达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锦绣一样美丽动人。然而,这种美好的状态并不持久,随着创作的深入,作者可能会感到自己的才华和精力逐渐消减。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豁达、洒脱的精神风貌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这些描绘和思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