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
这首诗《深院榴花吐》是一首描绘端午节习俗和情感的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端午节历史文化的思考。 首先,诗中通过对榴花盛开的描绘,营造出初夏的宁静氛围,为后面的描绘做铺垫。接着,诗中描述了端午节孩子们穿戴艾虎、争相过桥的场景,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和欢乐气氛。 作者对端午节的情感表达得十分深沉,他感叹自己已经老了,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衷于过端午节,但仍然怀念屈原的高尚品格和端午节的历史文化。作者对屈原的怀念之情通过“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这句诗表达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最后,作者以“聊一笑,吊千古”结尾,表达了对端午节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端午节历史文化的思考,是一首情感深沉、富有哲理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