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襄州太守王候复岘山羊公祠》

贤哉西晋钜平侯,刻碑立祠在荆州。
州民万家见之者,揜面汍澜双淚下。
逮今绵历岁百祀,岘首巍然临汉水。
碑鈋祠废榛莽中,萧萧只有悲风起。
内阁深沈侍从臣,赤帷皁盖来行春。
殷勤拂碑复祠貌,一朝旧迹重如新。
山光葱蒨水清洌,天长地久无时别。
古人今人空茫茫,惟是功名不能灭。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晋钜平侯的崇敬和对其事迹的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西晋的赞扬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贤哉西晋钜平侯”,表达了对钜平侯的赞美,他被赞誉为贤者,说明他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接下来“刻碑立祠在荆州”,描述了钜平侯在荆州的刻碑立祠事迹,这也是作者缅怀的对象。 “州民万家见之者,掩面汍澜双泪下”,描述了钜平侯事迹对荆州百姓的影响,他们看到碑祠后掩面哭泣,表达了对钜平侯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钜平侯的敬仰之情。 “逮今绵历岁百祀,岘首巍然临汉水”,描述了钜平侯事迹历经岁月,至今仍然屹立不倒,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碑鈋祠废榛莽中,萧萧只有悲风起”,描述了钜平侯碑祠的现状,荒废在丛生的草木中,只有悲风在吹拂。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内阁深沈侍从臣,赤帷皁盖来行春”,描述了现任官员对钜平侯事迹的重视和关注,他们来此行春并修复了碑祠。 最后,“山光葱蒨水清洌,天长地久无时别。古人今人空茫茫,惟是功名不能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功名成就的感慨,无论古人今人都会被历史铭记,功名不会被遗忘。 整首诗通过对钜平侯事迹的缅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功名成就的崇敬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和感慨。
创作背景
《襄州太守王侯复岘山羊公祠》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羊祜有关。羊祜是晋朝著名的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曾镇守襄阳,兴办教育,以德治军,深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襄阳百姓为了纪念他,在岘山建立了羊公祠。 李康伯作为宋朝的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赞美羊祜的功德,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官场腐败的不满,希望人们能够学习羊祜的品德,为国家和百姓谋福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元]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
    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内张文忠公祠。
    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
    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
    碑阴有虞集五言古诗一首。
    词综补遗卷十八又录张养浩行香子一叶舟轻一首乃东坡词之误
  • 2
    [元]
    胜花时。
    临风渺予思。
    厌春妍、红娇绿姹,铅花只恁轻施。
    湿模糊、难描树影,白**、尽改松姿。
    裙溅冰泥。
    鞋翻粉印,浣纱人倦洗胭脂。
    青山老、丹移玉井,何处葛公祠。
    断桥外、频催画桨,误击琼枝。
    忆当年、阿苏小小,鸾箫能品参差。
    紫云娘、双歌献酒,绿蓑翁、独钓成诗。
    楼殿摇空,管弦作市,乐天有句寄微之。
    观未足,朱帘尽卷,情怕雨丝丝。
    谁呵手、戗金红上,装个狮儿。
  • 3
    [元]
    将军结发事先朝,百战山河血未销。
    总说霁云能慷慨,兼闻去病最嫖姚。
    烟尘剑戟迷秋峒,风雨旌旗落莫潮。
    自古英雄须庙食,精灵何待《楚辞》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