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投古庙觅藜羹,三五樵夫不识名。 僮子似知予梦恶,生柴烧火到天明。 |
这首诗《既投古庙觅藜羹,三五樵夫不识名。僮子似知予梦恶,生柴烧火到天明》是作者投宿古庙后,与庙中僮子相处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朴素、真挚的人间生活气息。 首两句“既投古庙觅藜羹,三五樵夫不识名。”描绘了作者投宿古庙的情景。古庙无人,作者独自一人投宿,显得有些寂寥。而“藜羹”则是庙中食物,藜是一种草本植物,羹则是煮成的菜汤。这两句也暗示了庙中的简朴,以及作者对这种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三五樵夫不识名”,也给庙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让人猜想这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故事。 接下来“僮子似知予梦恶,生柴烧火到天明。”描绘了庙中僮子的形象。僮子是庙中的仆人,他似乎知道作者因为做了不好的梦而心情不佳,一直默默地在一旁生火煮汤,让作者在疲倦中入睡。这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僮子对作者的理解和照顾,以及他那种淳朴、真挚的情感。同时,“生柴烧火到天明”也描绘出庙中的简朴生活,与前两句相呼应。 这首诗的意境质朴而真挚,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投宿古庙后的生活场景,以及庙中僮子的形象和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质朴真挚,给人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朴素、真挚的人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