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间。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然犀下照,未必*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
这首诗《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是一首描绘黄河三门津壮丽景色的诗歌。三门津是黄河中游的一段险要河段,因其三道天然石门的水势汹涌,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描绘。 首联“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黄河之高且险,仿佛是鬼神居住的地方,俯视着这重重关口。这一句直接突出了黄河的威势和雄伟。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黄河的波涛汹涌、峻峭奇崛、威猛激荡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这句中,“怒卷”和“飞洒”生动地描绘了风浪的动态,而“高浪”和“日光寒”则进一步强调了浪高的程度和浪花飞溅的力度。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间。”这句写出了黄河的威猛气势,能将万物冲入横决,然而在险峰之间,依旧保持了平静和庄严。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这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险阻的疑问,为何人们要在此设置险关,或许这只是自然的神秘面纱下的神灵的试金石。 最后,“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诗人以豪迈的语调呼唤着骑鲸客一起跨越这银色的山峦,表现出诗人面对黄河的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黄河三门津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黄河的威武气势和神秘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豪情。其语言生动,比喻巧妙,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