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感遇·之十九》

圣人不利己。
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
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
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
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
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
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
矜智道逾昏。
作品赏析
这首诗《圣人不利己》是一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表达了对清净无为、慈悲济世等高尚品质的崇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黄屋”、“瑶台”、“西方化”、“金玉雕刻”等,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贪欲、虚荣、浮华与清净无为的价值观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人性的弱点与道德的缺失。 首先,诗中的“圣人不利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表达了对那些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苦难的人的批判。而“忧济在元元”则表达了对济世救人的崇高情怀的赞美,强调了道德和责任的重要性。 其次,“黄屋非尧意”和“瑶台安可论”是对权力和虚荣的批判。黄屋是皇帝的象征,瑶台则是奢华之地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滥用权力和贪图奢华的批判,揭示了这些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再者,“西方化”和“清净道弥敦”是诗中的另一重要主题,表达了对清净无为、慈悲济世等高尚品质的崇敬。这与前文提到的贪欲、虚荣、浮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和“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是对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奢华生活的批判,揭示了这些行为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清净无为、慈悲济世等高尚品质的崇敬,以及对滥用权力和贪图奢华等负面现象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在语言运用上,这首诗采用了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形象,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诗歌中的用典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度,使得诗歌更具艺术魅力。
相关诗词
  • 1
    [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2
    [唐]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 3
    [唐]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