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莲社钟》

方深区内缘,久负社中约。
惆怅暮钟声,徘徊度林薄。
作品赏析
《莲社钟》是明代僧人全室宗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古寺钟声送夕阳”,以夕阳为背景,展现了古寺在夕阳映照下的宁静景象。古寺钟声悠扬,回荡在山谷之间,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里的“送”字,形象地表现了夕阳与钟声相互辉映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山僧归去掩禅房”,描绘了山僧在夕阳下归去的情景。山僧,即住在山林中的僧人,他们过着清静、简朴的生活。这里的“掩禅房”意味着山僧回到自己的住处,开始修行。这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也表现了僧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第三句“惟有池中荷叶上”,通过对荷叶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古寺的宁静氛围。荷叶在池塘中摇曳生姿,显得格外宁静、美丽。这里的“惟有”二字,突显了荷叶在这幅画面中的重要性,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禅宗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秋声萧瑟满斜阳”,以秋声为线索,将整幅画面的情感推向高潮。秋声萧瑟,意味着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而“满斜阳”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生命在不断地消逝。这里的“秋声萧瑟满斜阳”与前文的“古寺钟声送夕阳”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悲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莲社钟》这首诗以古寺、山僧、荷叶等元素,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文化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使得这幅画面更加深沉、感人。
相关诗词
  • 1
    [宋]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
    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着力修。
  • 2
    [宋]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 3
    [清]
    莲社虚无人,留此一尊宿。
    岿然同五老,相望须眉绿。
    想当侍远师,长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树,已非凡草木。
    仲堪临北涧,僧彻啸南麓。
    师也摩其顶,千年缮性熟。
    无心弄神通,变化骇流俗。
    老态益婆娑,支离复拳曲。
    气作香炉云,声如石梁瀑。
    六朝栋梁材,摧朽何太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