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老人清且癯,闭户十年工著书。 诸生解问扬雄字,使者空求颜阖庐。 推窗山在夕阳野,扫径柳垂春水渠。 卜邻若得从吾愿,日日抱琴无日虚。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南村的老人,清瘦而专注于著书立说的形象。他闭关十年,深居简出,专注于学术研究,展现了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 诗中的“诸生解问扬雄字,使者空求颜阖庐”两句,通过对比扬雄和颜阖的典故,进一步凸显了老人的学识和才华。扬雄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学问广博,著作等身;而颜阖则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以清廉高洁而著称。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暗示了这个南村老人既有扬雄般的学识,又有颜阖般的清廉和高洁。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窗外的山和扫径的柳树,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老人清雅恬静的生活环境。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卜邻若得从吾愿,日日抱琴无日虚”,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如果能与这个南村老人为邻,那么他愿意每天都抱着琴去拜访老人,与老人一起度过充实的时光。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这个南村老人的敬仰和倾慕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南村老人形象的刻画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老人的学识和才华,以及诗人对清雅恬静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