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花心动·谁倚青楼》

谁倚青楼,把谪仙长笛,数声吹裂。
一片乍零,千点还飞,正是雨晴时节。
水晶帘外东风起,卷不尽、满庭香雪,画阑小,斜铺乱飐,翠苔成缬。


袅袅余香未歇。
空怅望音尘,两眉愁切。
翠袖泪干,粉额妆寒,此恨有谁同说。
江南春信无痕迹,余情在、冷烟残月。
梦魂远,兰灯伴人易灭。
作品赏析
《花心动·谁倚青楼》是宋代词人黄子行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春日重来,登高远眺,触目生愁。下片写愁情难遣,借酒浇愁,醉中求欢。全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衬愁苦之深,抒思念之情、寂寞和惆怅之绪。 上片“谁倚青楼”,起笔突兀而又含蓄有味。“谁”字冒昧而问,“倚”字则多情而不佻,把一个女子侧倚高楼的姿态生动地描画出来。接着“一曲笛韵,芳草江南岸”二句承上,从音响与视觉两个方面勾画出一幅优美动人的春日黄昏图:在夕阳的余晖里,远方传来了阵阵悠扬的笛声;近处则芳草连天,暮色朦胧。这幅图画美得让人心醉。然而,“恁时”一句折转,透露出主人公心灵深处的隐痛。“恁时”即“那时”,联系上文,是指当笛声传来、芳草萋萋之时;联系下文,则是指这良辰美景总能逗引她愁思绵绵之日。因此,“恁时”这一词语是衔接上、下片的关键,也是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转折点。从时间上看,它指出了由今至昔的过渡;从感情上看,它又意味着由欢乐到悲哀的突变;而对主人公来说,更是一个难以忍受的痛苦时刻。因为此时此刻,往昔的良辰美景仍然历历在目,而意中的知音却已远离自己! 下片开头两句紧承上片结尾处的“恁时”一词,着重描述主人公的痛苦心情。“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离别的愁苦实在是数也数不清,就像那一条条的柳丝一样盘曲纠结。接着“此事何时是了,一点萦方寸。”这两句抒发主人公对相思痛苦的怨恨情绪。作者并设一问:“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然后自答:“这种萦绕心头的忧愁总是挥之不去。”这里既包含着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相思之苦的无法摆脱。最后三句“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以比喻作结。并州出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于世,古人常以此比喻快刀斩乱麻之意。作者在这里说:人间再没有比并刀更锋利的东西可以剪断我心中的愁绪了!这固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却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主人公那种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
相关诗词
  • 1
    [唐]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2
    [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3
    [唐]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