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
意思:桃源相信不远,杖藜可以稍稍休息。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陶桃花源》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和谐的人生态度。首句“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凡人和圣人、清者和浊者都共存于这个世界,表现出一种世俗与超脱并存的观念。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这两句表达了心念的瞬间变化,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
“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这里提到了桃花源,象征着一个理想的、和平的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
“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态度,认为应该顺应自然,依靠土地的力量来生活,同时也赞美了那种无需人为干预的天然技艺。
“子骥虽形隔,渊明已心诣。”这里提到了古代的两位隐士,虽然他们形迹相隔,但精神却相通,都向往自然与和平。
“不如我仇池,高举复几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豪,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比那些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更为高尚。
“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充满了自然的元素,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平、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