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天台叶尊师》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意思:没有看到黎明离少室山,要知道傍晚进入天台山。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赠天台叶尊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常时爱缩山川去,
有夜自携星月来。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作者似乎是在描绘一个旅程的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出一种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首联“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在清晨时就离开少室山,而要等到傍晚才能进入天台。这似乎是在暗示,旅程需要耐心和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颔联“常时爱缩山川去,”这句诗中的“缩山川去”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他喜欢欣赏和感受山水之美,仿佛能够将山川缩小在心中。 颈联“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这两句诗似乎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不知道灵药何时出现,但古松却已经生长了很长时间。这可能是在暗示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自然。 尾联“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最后两句诗中,“先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看棋者”则可能是指那些过于急躁、急于求成的人。诗人暗笑这些人,因为他们在人生的棋局中已经到了中老年,而他们曾经的急躁和急于求成却并没有带来什么成就。这似乎在提醒我们,人生需要耐心和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自然,不要急于求成。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提醒我们要面对现实,接受自己的年龄和变化。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 平明

    读音:píng míng

    繁体字:平明

    英语:dawn; daybreak

    意思:
    1.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
    唐·李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