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计愚无用,何伤老不谐。
意思:从计算愚蠢无用,什么伤老不和谐。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自诒》
全文赏析
这首诗《庄语畏如俳,端居要若斋。清虚集心腑,枯槁见形骸。自计愚无用,何伤老不谐。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句“庄语畏如俳”,这里的“庄语”可能是指庄子的哲学思想,“畏如俳”则表达了这种思想对人的影响如同畏惧一般。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有深远的影响。诗人用“畏如俳”来形容庄语,可能是在表达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人们产生的深远影响,甚至可能让人感到畏惧。
“端居要若斋”,端居”可能是指安静地生活,“要若斋”则可能是在表达这种生活状态需要像斋戒一样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节制。这与庄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通过内心的清净和节制,达到对生活的掌控。
“清虚集心腑,枯槁见形骸”,这两句诗是在表达清虚的心境和枯槁的形态。清虚可能是指内心的清净和虚无,而集心腑则可能是指聚集在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枯槁则可能是在表达身体上的衰老和无生机,这可能是在暗示人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和无生机。
“自计愚无用,何伤老不谐”,诗人自我评价自己的愚笨无用,但认为这并不妨碍他过上和谐安详的晚年生活,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诗人告诫人们人生应该追求广大,不要像井中的蛙一样只看到狭小的天地。这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更高追求,以及对人们视野的开阔和拓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包括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接受,对衰老的接受,以及对人生的更高追求。这些理解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也给了读者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