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 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

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

意思:要过芳菲节,难忘在慰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多人合写的诗,每个人写的部分都围绕着一个春天的宴会的主题,描写了景色、情感、时光流逝等内容。整个诗歌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珍惜时光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开篇“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难并”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四季难以同时出现的感慨。接着“借问低眉坐,何如携手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低眉坐不如携手同行,意寓人生苦短,应珍惜与亲朋好友相处的时光。 下文中,白居易和王起分别描绘了宴会的环境和情景。白居易用“墙低山半出,池广水初平”描绘了宴会所处的优美自然环境,王起则用“鹦鹉林须乐,麒麟阁未成”表达了享受当下,不贪图豪华富贵的生活态度。 刘禹锡的部分则更侧重于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月轮行似箭,时物始如倾”用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中,各个诗人用自己的笔墨,共同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宴会,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生哲理的描绘和表达,传达了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思想。诗歌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难并。
借问低眉坐,何如携手行。
--白居易旧游多过隙,新宴且寻盟。
鹦鹉林须乐,麒麟阁未成。
--王起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刘禹锡墙低山半出,池广水初平。
桥转长虹曲,舟回小鹢轻。
--白居易残花犹布绣,密竹自闻笙。
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
--王起月轮行似箭,时物始如倾。
见雁随兄去,听莺求友声。
--刘禹锡蕙长书带展,菰嫩剪刀生。
坐密衣裳暖,堂虚丝管清。
--白居易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芳菲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 难忘

    读音:nán wàng

    繁体字:難忘

    短语:铭刻 念念不忘 永志不忘 记住 切记 牢记 记忆犹新 刻骨铭心 铭记 没齿不忘

    英语:unforget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