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乐府十篇·贱贡士》 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意思:我知道不能要求,希望前席事。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正乐府十篇·贱贡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对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诗中描绘了南越和西蜀向朝廷进贡珠玑、罗绮的场景,象征着朝廷对各地人才的渴求。然而,这些人才在未被选拔之前,地位卑微,如同珠玑、罗绮在贡品中的地位。这暗示了朝廷在选拔人才时,应该更加重视他们的才能和潜力,而不是仅仅看重他们的出身和地位。 接着,诗人用“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来表达自己的期望和失望。他希望朝廷能够真正地了解和重视人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选拔上。他希望有机会为朝廷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但这种机会似乎并不容易得到。 然后,诗人引用了古代圣贤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如射宫亲选士,不肖尽屏迹,贤能皆得位。他认为,只有真正公正、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才能实现人才济济的局面。 最后,诗人感叹“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他认为读书叹息只是表面的现象,真正的关键在于朝廷是否能够真正地选拔人才。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当前的局面又有什么不同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选拔人才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才的渴望。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关键在于如何公正、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得到应有的地位和机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
到京未晨旦,一一见天子。
如何贤与俊,为贡贱如此。
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吾闻古圣人,射宫亲选士。
不肖尽屏迹,贤能皆得位。
所以谓得人,所以称多士。
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所知

    读音:suǒ zhī

    繁体字:所知

    英语:knowledge

    意思:
    1.所知道的;知道。
    《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汉·王粲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 望前

    读音:wàng qián

    繁体字:望前

    意思:望日之前。
    《水浒传》第一六回:“此时正是八月中旬,望前天气,那轮几望的明月,照耀的如白昼一般。”

    造句:暂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