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盗儒》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意思:我的心那么孟子,不听你的箭辞。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盗儒》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探讨。它通过描绘一个穿着儒服,却持有墨家思想的男子,表达了对那些只注重表面形式,却忽视实质内容的人的批评和不满。 首句“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通过描绘男子的衣着和言论,暗示他是一个表面上是儒家用世的人,但实际上却持有墨家的核心理念。这种反差和对比,为后续的批判埋下了伏笔。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一句,是对男子言行不一的直接批评。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在创造万物时,只赋予了它们一个本质,而这个人却试图将墨家和儒家两种思想“二本”合为一“本”,即试图将两种看似矛盾的理念统一起来,这是不可能的。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是对男子不孝行为的指责。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人不仅忽视儒家的孝道,甚至还把亲人遗体弃置不顾,任由野兽啃食。 最后,“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则是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诗人认为自己像孟子一样,注重实质内容而非形式,不会听信这种言行不一的言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看似儒家用世的人,实际上却持有与儒道相悖的墨家思想,并做出不孝之举,表达了对言行不一的人的批评和不满。同时,诗人也表明了自己注重实质内容、反对形式主义的立场。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孟子

    读音:mèng zǐ

    繁体字:孟子

    短语:孔子

    英语:Mencius

    意思:
    1.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唿。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

  • 矢辞

    读音:shǐ cí

    繁体字:矢辭

    意思:(矢辞,矢辞)
    见“矢词”。

    解释:1.见\"矢词\"。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