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折杨柳》 洛下作新声。

洛下作新声。

意思:洛下写新声。

出自作者[南北朝]徐陵的《折杨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是一首优美的情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 首先,“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河堤上的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而魏主营则依偎在树旁,深情地凝视着它。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深情。 “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回忆和期待。江陵有旧曲,意味着诗人曾经经历过一段美好的爱情,而洛下作新声则暗示着诗人期待着未来的爱情。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妾对长杨苑,君登高柳城”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长杨苑是古代皇家园林,代表着高贵和华丽,而高柳城则是古代的军事要地,代表着责任和担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爱情的渴望和对自己责任的认知。 最后,“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是对爱情的总结和期待。春天是爱情的象征,而荡子则代表着爱情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诗人期待着未来的爱情能够像春天一样美好,同时也期待着荡子能够更加深情和负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己责任的认知。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情诗,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袅袅河堤树。
依依魏主营。
江陵有旧曲。
洛下作新声。
妾对长杨苑。
君登高柳城。
春还应共见。
荡子太无情。
作者介绍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徐摛之子。

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撰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至德元年(583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侍中、左光禄大夫、鼓吹、建昌县侯如故,谥号为章。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咏》10卷。

关键词解释

  • 下作

    读音:xià zuò

    繁体字:下作

    短语:不三不四 脏 卑鄙 秽 不端 不肖 不要脸 龌龊

    英语:dirty

    意思:卑鄙下流。
    《红楼梦》第三十回:“

  • 新声

    读音:xīn shēng

    繁体字:新聲

    英语:new voice

    意思:(新声,新声)

    1.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
    《国语晋语八》:“平公说新声。”

  • 洛下

    读音:luò xià

    繁体字:洛下

    意思:
    1.指洛阳城。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 作新

    读音:zuò xīn

    繁体字:作新

    意思:《书康诰》:“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孔传:“弘王道,安殷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本意谓教导殷民,服从周的统治。后因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