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意思:放羊边地苦,落日把心绝。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苏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它描绘了苏武在匈奴十年的坚贞不屈,以及他在艰苦环境中对祖国的深深思念。
首联“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短短两句就概括了苏武在匈奴的艰难处境和坚守气节。苏武在匈奴十年,始终持汉节不改,表现了极度的忠诚,这一描述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白雁飞上林苑,却不能传递书信,象征着苏武与故国的隔绝。这里的“书札”可能指的是汉使带给苏武的书信,或者是苏武自己写给故国的信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苏武在边地的艰辛生活,他牧羊在荒凉的地方,忍受着苦难。落日的余晖象征着苏武深深的思乡之情。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是诗人对苏武生活的生动描绘。他即使在饥渴难耐的时候,也想着要喝北冰之水,吃天山之雪,表现了苏武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和对故国的深情。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描绘了苏武归国的艰难路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是全诗的高潮。苏武与李陵的相视而泣,充满了深深的哀痛和思念。这一幕让人深深感受到苏武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苏武在匈奴十年的坚贞不屈和深深的思乡之情。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表达了对忠诚、坚韧和思念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