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苏武》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意思:放羊边地苦,落日把心绝。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苏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它描绘了苏武在匈奴十年的坚贞不屈,以及他在艰苦环境中对祖国的深深思念。 首联“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短短两句就概括了苏武在匈奴的艰难处境和坚守气节。苏武在匈奴十年,始终持汉节不改,表现了极度的忠诚,这一描述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白雁飞上林苑,却不能传递书信,象征着苏武与故国的隔绝。这里的“书札”可能指的是汉使带给苏武的书信,或者是苏武自己写给故国的信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苏武在边地的艰辛生活,他牧羊在荒凉的地方,忍受着苦难。落日的余晖象征着苏武深深的思乡之情。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是诗人对苏武生活的生动描绘。他即使在饥渴难耐的时候,也想着要喝北冰之水,吃天山之雪,表现了苏武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和对故国的深情。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描绘了苏武归国的艰难路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是全诗的高潮。苏武与李陵的相视而泣,充满了深深的哀痛和思念。这一幕让人深深感受到苏武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苏武在匈奴十年的坚贞不屈和深深的思乡之情。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表达了对忠诚、坚韧和思念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边地

    读音:biān dì

    繁体字:邊地

    英语:border district

    意思:(边地,边地)
    靠近国界或地区边界线的地方。
    《汉书晁错传》:“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

  • 归心

    读音:guī xīn

    繁体字:歸心

    英语:converted to (religion)

    意思:(归心,归心)

    1.诚心归附。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 牧羊

    读音:mù yáng

    繁体字:牧羊

    英语:shepherd

    详细释义:放饲羊群。如:『汉朝苏武守节牧羊的故事,流传千古,志节感人。』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