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意思:五年承缺乏奉如线,才能薄那堪侍从大臣。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表达对某位朋友的感激和敬仰之情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详细描述了作者在担任官职期间受到的照顾和提携,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首句“五年承乏奉如纶”,表达了作者在担任官职期间受到的照顾和提携,用“如纶”一词形容这种照顾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恩情的珍视和感激。 “才薄那堪侍从臣”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才能不足的谦逊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因为朋友在关键时刻给予了他支持和帮助。 “禁署独闻清漏晓”一句,描绘了作者在官署中工作的场景,用“清漏晓”形容工作环境的安静和时间的宝贵,表达了作者对工作的认真和敬业。 “命书惭对紫泥新”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赠送的礼物——新命书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周班每喜簪裾接”一句,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交往的场景,用“周班”形容交往的频繁和密切,用“簪裾接”形容交往的亲近和自然。 “郢曲偏宜讽咏频”和“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两句,分别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音乐才华和学问的赞赏和对朋友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工作的认真和敬业,以及对朋友的友谊和信任。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激之情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
作者介绍 谢惠连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那堪

    读音:nà kān

    繁体字:那堪

    意思:
    1.怎堪;怎能禁受。
    唐·李端《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宋·张先《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明·韩洽

  • 侍从

    读音:shì cóng

    繁体字:侍從

    短语:扈从 侍者

    英语:livery

    意思:(侍从,侍从)

    1.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汉书史丹传》:

  • 承乏

    读音:chéng fá

    繁体字:承乏

    英语:feel unqualified for a position

    意思:承继空缺的职位。后多用作任官的谦词。
    《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

  • 从臣

    读音:cóng chén

    繁体字:從臣

    意思:(从臣,从臣)
    随从之臣下;侍从之臣。
    《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
    唐·宋之问《松山岭应制》诗:“尘销清跸路,云溼从臣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