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郁陶降秉笔,狂简已盈幅。

郁陶降秉笔,狂简已盈幅。

意思:忧郁投降执笔,狂简已满幅。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夏交接时期的天气变化以及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诗的开篇提到今年春天忧虑天气过于炎热,引领着人们望向云族。接着描述初夏突然降下大雨,意为百姓带来福气。从此之后,连续多日下雨,高原也受到了滋润。连续两年遭受饥荒,此刻希望能够获得丰收。 然而,到了小秋时节,天色仍然阴沉惨淡。大雨连绵不断,昼夜相继。喧嚣的洪水汹涌澎湃,毁坏了墙垣。牛马在泥泞中艰难行走,水位高达腹部。破旧的房屋和倾斜的松树在雨中显得更加凄凉,道路被废弃,划出一片浓绿。诗人对下田的污秽和破屋的漏湿感到悲悯,对满地委弃的麻和狼藉的陇谷感到痛心。他害怕听到饥饿婴儿的啼哭,忧愁听到寡妇的哀泣。 尽管诗人身为闲官没有责任,但他仍然为饱食有禄而感到惭愧。世间的纷扰久已离他远去,但眼前的物象仍然让他感到痛苦。最后,他忧郁地放下笔,狂简已经写满了纸张。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忧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和人文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责任感和愧疚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
首夏忽滂沱,意为苍生福。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
如何小秋序,沈阴仍惨黩。
长檐泻潺湲,书夜浩相续。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
瓦欹松漫白,道废划浓绿。
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
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
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
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
郁陶降秉笔,狂简已盈幅。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郁陶

    引用解释

    1.忧思积聚貌。《书·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孔 传:“鬱陶,言哀思也。” 陆德明 释文:“鬱陶,忧思也。”《孟子·万章上》:“ 象 曰:‘鬱陶思君尔。’”《楚辞·九辩》:“岂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王逸 注:“愤念蓄积盈胸臆也。”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鬱陶增思,寤寐永叹。” 清 姚士陛

  • 秉笔

    读音:bǐng bǐ

    繁体字:秉筆

    英语:do the actual writing

    意思:(秉笔,秉笔)
    执笔。
    《国语晋语九》:“臣以秉笔事君。”
    南朝·梁·刘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