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鞠侯》 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

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

意思:你只是像不死,应能够跟踪黑色踪迹。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鞠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山林生活的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诗人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鞠侯国,可能是指鞠山所在的封地,这里以“鞠侯”代指山林。诗人认为,在山林中生活是值得羡慕的,因为这里有千万重碧岩,景色优美。 颔联“烟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烟萝为印绶,形象地描绘了山中藤萝如印绶般环绕的景象;云壑是堤封,则是指云雾缭绕的山谷,如同被堤封住一般。这一联生动地表现了山林中的神秘和美丽。 颈联“泉遣狙公护,果教犭军子供”,诗人描述了山中泉水的保护者和山中果实的供应者。狙公,传说中的山中老人,这里指代山中守护泉水的人;犭军子,一种山中动物,这里代指果实的供应者。这两句诗表达了山林中生命的和谐与自然之力的伟大。 尾联“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山中生命的期望。这里,“尔徒”是指山中那些尚未死去的生物,诗人希望它们能够长久生存下去。而“蹑玄踪”则是指追随山林中的隐逸之道,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绘的景色优美、神秘、和谐,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
烟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
泉遣狙公护,果教犭军子供。
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应得

    读音:yīng de

    繁体字:應得

    意思:(应得,应得)
    犹应当;应该。
    唐·杜甫《喜雨》诗:“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供养伯伯是应得的,此银伯伯留下随便使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