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花驴儿》 花驴儿,渡江踏遍江南土。

花驴儿,渡江踏遍江南土。

意思:花驴儿,渡江踩遍江南土地。

出自作者[元]王冕的《花驴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花驴儿在江南地区得到宠爱和崇拜的奇遇,同时通过描绘江南的灾难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诗人以花驴儿为引子,通过其“渡江踏遍江南土”的壮举,展现了其雄壮威武的形象。在江南无马的情况下,花驴儿得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因其能解花门语而备受瞩目。而江南地区连续下雨,导致洪涝灾害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与花驴儿的得意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描绘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随后,诗人描绘了江南子弟争相观赏花驴儿的情景,夸赞它的语言能力,但这也暴露了江南子弟的不懂事,对百姓的苦难漠不关心。而花驴儿因得到宠爱而横行霸道,无人敢欺负它。诗人通过对花驴儿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平生不信怪事,但见此怪事却感到呕吐,归来后十天不食饭,心中悲愤不已。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进一步强调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整首诗通过对花驴儿的描绘和社会现实的反映,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风气败坏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愤怒情绪。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驴儿,渡江踏遍江南土。
正值江南无马时,驴儿得志雄威武,况是能解花门语。
江南淫雨二百日,洪涛巨浪掀天舞。
麻麦烂死秧苗无,百姓吞声苦饥苦,驴儿啖粟恬故故。
江南子弟不晓事,掷金驰逐争先睹。
夸渠省得人语言,纵使能言亦何补?
花驴儿,乃奇遇。
昨朝方上评事厅,今日又登丞相府,哮吼纵横谁敢侮?
老夫平生不信怪,见此怪事欲呕吐。
归来十日不食饭,扼腕攒眉泪如雨。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王冕是一位著名的古代文化人物,他天性聪明,精通天文地理,具有广泛的知识,是中国古代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以下是对王冕的评价:
才华横溢:王冕非常聪明,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被誉为“天才”。他不仅精通书画、音乐、卜算等多种艺术,还擅长文学创作,是唐代一位杰出的文化人。
游走人生:王冕虽然聪明才智过人,但他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选择了自由而闲适的生活方式。他一生游荡于各地,不求功名利禄,只寻求心灵的自由,体现出了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
文化成就:王冕在书画、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在书画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山水画方面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渡江

    读音:拼音:dù jiāng 五笔:iyia

    渡江的解释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南土

    读音:nán tǔ

    繁体字:南土

    意思:
    1.南方地区。
    《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孔颖达疏:“当于南方之土,于是安居之矣。”
    《左传昭公九年》:“巴、濮、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