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梁武帝》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意思:本失正末什么了,制定法律兴乐有什么帮助。

出自作者[清]乾隆的《梁武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和讽刺,主要针对萧衍对待刘裕的行为。作者通过对萧衍围攻吴兴、宠信佞臣、迷信佛法、舍身同泰寺以及牺牲品牲等情节的描述,揭示了萧衍的昏庸无道和迷信,最终导致国家衰败,自己也落得个孤魂野鬼的下场。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乘其危窃其祚”、“本失正末奚数”、“舍身同泰功德慕”等,形象地描绘了萧衍的所作所为,揭示了他的本质。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讽刺和反讽的手法,如“漆桶弗契乃北去”、“庙不血食语不惧”,对萧衍的迷信和愚昧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兴衰、人性善恶的深深忧虑,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乘其危窃其祚,萧衍道成视刘裕。
宫城围吴兴拒,徒称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特佞佛奉象塑,舍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谒直指处,漆桶弗契乃北去。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饿台城应始悟,荷荷那得金仙护。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关键词解释

  • 定律

    读音:dìng lǜ

    繁体字:定律

    英语:(n) established law

    意思:
    1.制定法律。
    《后汉书鲁恭传》:“孝章皇帝深惟古人之道,助三正之微,定律着令,冀承天心

  • 正末

    读音:zhèng mò

    繁体字:正末

    意思:元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明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正末扮张珪引祇候上。”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摺:“正末扮任屠同旦李氏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