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宣州杂诗二十首》 犹胜居鹘握,忧惧得生还。

犹胜居鹘握,忧惧得生还。

意思:还胜在鹊握,忧虑能生还。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鸟命若杨叶,夜栖鸡翼间》是一首对鸟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存环境的深刻洞察。 首先,诗中用杨叶和鸡翼来比喻鸟的生命状态,形象生动。杨叶在春天发芽,但终将在秋天落下,而鸡翼只能在空中飞翔,却无法抵挡风雨的侵袭。这象征着鸟的生命脆弱而短暂,需要面对各种生存挑战。 接着,诗中进一步阐述了鸟的生命特性,羽毛薄、雪霜难御。这是对鸟类生存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对生命脆弱性的进一步强调。 然后,诗中提出了鸟类生存的两种选择:相托为温燠和学附攀。前者是指寻求庇护,寄生于他人或他物,如寻找温暖的巢穴或依靠强者的保护;后者则是指独立自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适应环境。然而,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不能避免生存的艰难。 最后,诗中以居鹘握作为对比,居鹘是一种猛禽,常以其他鸟类为食。这里暗示了鸟类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无法抵抗强大对手的弱小生命的同情和担忧。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以及对生存环境的深刻洞察和反思。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面对挑战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生命,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鸟命若杨叶,夜栖鸡翼间。
情知羽毛薄,自御雪霜难。
相托为温燠,终非学附攀。
犹胜居鹘握,忧惧得生还。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忧惧

    读音:yōu jù

    繁体字:憂懼

    短语:吓坏 惟恐 怵 怔

    英语:apprehension

    意思:(忧惧,忧惧)
    忧愁恐惧。
    《韩非子奸劫弒臣》:“

  • 生还

    读音:shēng huán

    繁体字:生還

    短语:回生

    英语:survive

    意思:(生还,生还)
    活着回来。
    《东观汉记岑彭传》:“嚣尾击诸营,彭师殿,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