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乐天见寄》 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

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

意思:瘴色满全身治疗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酬乐天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司马官人歌》,作者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一位在遥远的南方任职四十年的司马官员的敬意和赞扬。 首联“三千里外巴蛇穴,四十年来司马官”,诗人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司马官人的生涯。他身处三千里外的南方,那里的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而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服务了整整四十年的时间。这种对岗位的坚守和忠诚令人敬佩。 颔联“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进一步描绘了司马官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况。这里的瘴气弥漫,难以消除,而身上的伤痕更是难以治愈。这种描述生动地展示了司马官人的艰辛和不易。 颈联“常甘人向衰容薄,独讶君将旧眼看”,诗人表达了对司马官人独特眼光的赞赏。他虽然年纪渐长,容颜衰败,但他的眼光依然独到,对事物有着独特的见解。这种坚韧和敏锐令人敬佩。 尾联“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长安”,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司马官人的敬意和赞扬。他前日所作的诗篇至今仍在长安广为传诵,他的言语和思想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这座城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表达了对一位坚韧不拔、忠诚职守的司马官员的敬意和赞扬。诗人用词精准,描绘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千里外巴蛇穴,四十年来司马官。
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
常甘人向衰容薄,独讶君将旧眼看。
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长安。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不尽

    读音:bù jìn

    繁体字:不儘

    英语:not to the utmost

    意思:(不尽,不尽)

    1.未完;无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 瘴色

    读音:zhàng sè

    繁体字:瘴色

    意思:
    1.因瘴疠患病的气色。
    唐·元稹《思归乐》诗:“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唐·韩愈《自袁州还京》诗:“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

  • 满身

    读音:mǎn shēn

    繁体字:滿身

    英语:all over the body

    近义词: 混身、周身、全身、浑身、一身、通身

    详细释义:全身。三国演义

  • 应难

    读音:yìng nán

    繁体字:應難

    意思:(应难,应难)

    1.应付危难。
    《管子重令》:“臣下不顺,上令难行,则应难不捷。”

    2.答难。
    汉·扬雄《法言重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