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意思:我枕着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出自作者[唐]吴商浩的《巫峡听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巴江猿啸苦》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思乡之情的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巴江(可能是指长江的一段)猿猴的叫声、波涛、雾雨等自然景色的感受,同时也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直接描绘了巴江猿猴的叫声对旅人的影响。猿猴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象征悲伤和孤独,这里诗人用“苦”来形容,更加强调了这种痛苦的感觉。而“响入客舟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声音对旅人的困扰,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床上,都无法摆脱这种声音的侵扰。
接下来,“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因为猿猴的叫声而无法继续入睡,只能枕着孤独和疲惫度过一个清晨。这里,“破残梦”和“三声随晓风”形成对比,一方面是梦境的破灭,另一方面是新的开始,但无论怎样,都充满了痛苦和不安。
然后,“连云波澹澹,和雾雨濛濛”描绘了巴江的景色,波涛连云,雾雨蒙蒙。这样的景色本应给人带来宁静和美感,但因为诗人的心情,这些景色都蒙上了一层忧郁和哀伤。
最后,“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主题——思乡之情。巫峡是诗人的家乡所在之地,但由于距离遥远,诗人的思乡之情无法得到满足,只能让心灵在空虚中煎熬。这里的“不堪”和“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痛苦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情感与景色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深刻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