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草堂宗密上人》 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意思: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成百上千盏灯。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草堂宗密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宗教色彩的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佛道的理解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表现了诗人对佛道的虔诚信仰和追求。他相信佛道之真谛在于“无为”,即无所执着,随缘自然。这种思想贯穿于整首诗,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 接下来,“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描述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他通过宣讲佛法,传播智慧,同时内心保持明亮如灯,照亮修行的道路。这种内外兼修的修行方式,体现了佛道的实践性和精神性。 然后,“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佛法并非只存在于文字之中,而是要通过实践去体验。同时,他也指出只停留在虚空境界并非是真正的大乘佛法,还需要进一步修行提升。 最后,“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忽视菩萨行的遗憾。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成为高僧,更重要的是实践菩萨行,去帮助众生,体现佛法的慈悲精神。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修行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同时,通过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佛法教义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
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百千

    读音:bǎi qiān

    繁体字:百千

    意思:成百上千。喻众多。
    唐·白居易《泛春池》诗:“霜竹百千竿,烟波六七亩。”
    ------------------------------
    百千
    补证条目

  • 照耀

    读音:zhào yào

    繁体字:照耀

    短语:照 投 射 耀 炫耀 辉映

    英语:shine

    意思:(参见炤燿,炤耀,照燿)
    亦作“照燿”。亦作“照曜”。

  • 口藏

    读音:kǒu cáng

    繁体字:口藏

    意思:口诵之经藏。
    唐·白居易《赠草堂宗密上人》诗:“口藏传宣十二部,心臺照耀百千灯。”

    解释:1.口诵之经藏。

  • 宣传

    读音:xuān chuán

    繁体字:宣傳

    短语:扬 大喊大叫 大吹大擂 做广告

    英语:publicize

    意思:(宣传,宣传)

    1.宣布传达。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 台照

    读音:tái zhào

    繁体字:檯照

    英语:for your perusal

    意思:请对方鉴察的敬语。多用于书信。
    明·唐顺之《与严介谿相公书》:“途次草率奉候,伏惟台照不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