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秦望山僧院》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意思:辊辊险峰紧靠沧洲,闻说秦始皇也这样游。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秦望山僧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巉巉危岫倚沧洲》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以及借此抒发历史感慨的诗篇。 首句“巉巉危岫倚沧洲”描绘了险峻的山峰和沧海之间的景象,山峰耸立,仿佛是倚靠在沧海之滨,给人一种雄壮而苍茫的感觉。 “闻说秦皇亦此游”一句,引入了历史人物秦始皇的传说,暗示了这座山峰和沧洲的重要性。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的足迹和影响力遍布全国,这使得这座山峰和沧洲的历史价值更加突出。 “霸主卷衣才二世”一句,借用了历史上的霸主故事,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兴衰。这句诗也暗含了对秦始皇二世而亡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 “老僧传锡已千秋”一句,描绘了一位老僧传锡的故事,传锡是指僧人传授佛法,这里也暗指老僧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很久。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生命和文化的延续的感慨。 “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像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峰和沧洲的景象,阴崖、水赖、松梢、藓壁、苔侵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山峰苍茫、古老、幽静的氛围。而画像则暗示了这里曾经有过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两句“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心境。病来未了,暗示了诗人自身的疾病和困扰,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莫将烦恼问汤休,则表达了诗人寻求解脱烦恼的愿望,希望通过汤泉来消除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峰、沧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苍茫而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像愁。
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秦皇

    读音:qín huáng

    繁体字:秦皇

    意思:指秦始皇。
    汉·班彪《王命论》:“秦皇东游以厌其气,吕后望云而知所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唐·李白《大

  • 巉巉

    读音:chán chán

    繁体字:巉巉

    意思:
    1.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唐·张祜《游天臺山》诗:“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补。”
    清·厉鹗《东城杂记僧了心》:“危层巉巉千仞,吾人骇目动心,疑将压焉。

  • 危岫

    读音:wēi xiù

    繁体字:危岫

    意思:高峻的山峰。
    唐·罗隐《后土庙》诗:“一带好云侵鬓绿,两层危岫拂眉青。”

    解释:1.高峻的山峰。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