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凭阑干。
意思:拍手凭栏杆。
出自作者[宋]黄升的《重叠金/菩萨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山的雪景和西山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清雅之境的深深喜爱和赞赏。
首句“南山未解松梢雪”描绘了南山的雪景。作者可能是在一个冬天的夜晚,抬头望见了南山的松树上还挂着未融的积雪,这让他感到惊讶和惊喜。这里的“未解”二字,不仅描绘了雪的存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因为积雪在春天之前是不会融化的。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仿佛是远离尘嚣的净土。
“西山已挂梅梢月”则描绘了西山的月色。作者可能是在夜晚,抬头望见了西山上的梅花已经凋谢,而月亮已经挂在枝头。这里的“挂”字用得巧妙,不仅描绘了月亮的位置,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因为月亮在夜晚才会出现。而“梅梢月”则给人一种清雅、幽静的感觉,仿佛是作者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与世无争的世界。
“说似玉林人。人间无此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清雅之境的深深赞赏。这里的“玉林人”可能是指那些有着高雅情趣和品质的人,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这种清雅之境。而“人间无此清”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清雅之境的珍视和喜爱,认为这是人间少有的清雅之境。
“此身元是客。小住娱今夕。”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为旅人的身份的认知,同时也表达了他暂时停留在这里,享受这个夜晚的清雅之境的愉悦心情。“小住”二字表明这只是暂时的停留,而“娱今夕”则表达了他在这个夜晚享受清雅之境的愉悦心情。
“拍手凭阑干。霜风吹鬓寒。”最后两句诗通过描写作者拍手欣赏美景和感受到寒风吹过鬓角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清雅之境的喜爱和享受。这里的“凭阑干”也暗示了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感受着自然的气息和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雅之境的深深喜爱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作为旅人的身份的认知和暂时停留在这里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 拍手阑干外。-- 出自《贺新郎·拍手阑干外》作者:[宋]吴潜
-
阑干拍手闲情绪。-- 出自《贺新郎·又是春残去》作者:[宋]王之道
- 此情拍手问阑干。-- 出自《西江月·老去频惊节物》作者:[宋]王千秋
- 阑干拍手闲情绪。-- 出自《贺新郎·又是春残去》作者:[宋]吴潜
- 重来花畔倚阑干,愁满阑干无倚处。-- 出自《玉楼春》作者:[宋]周端臣
- 遍凭十二阑干曲,一曲阑干一曲春。-- 出自《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作者:[明]张淮
- 阑干。-- 出自《木兰花慢 中秋 吴礼部诗话》作者:[金]吴激
- 阑干曲。-- 出自《忆秦娥 昨日尝赋忆秦娥一首,以介石齐前木》作者:[元]倪瓒
- 阑干曲。-- 出自《忆秦娥 昨日尝赋忆秦娥一首,以介石齐前木》作者:[元]倪瓒
- 阑干凭暖。-- 出自《减字木兰花·多情被恼》作者:[宋]向滈
- 日日阑干倚。-- 出自《虞美人·分香帕子揉蓝腻》作者:[宋]何?
- 红日上阑干。-- 出自《菩萨蛮·柳条窣窣闲庭院》作者:[宋]陈克
- 拍手笑。-- 出自《渔父词/渔父》作者:[宋]惠洪
- 拍手趁西风。-- 出自《浪淘沙·拍手趁西风》作者:[宋]李祁
- 儿拍手。-- 出自《摸鱼儿·想幼安》作者:[宋]刘辰翁
- 小儿拍手。-- 出自《摸鱼儿·待欲□》作者:[宋]刘辰翁
- 拍手。-- 出自《定风波·跨鹤扬州一梦回》作者:[宋]晁补之
- 凭阑望久。-- 出自《南浦 次韵答南金见寄》作者:[元]邵亨贞
- 凭阑独语。-- 出自《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作者:[元]许有孚
- 凭阑伫。-- 出自《点绛唇·莺语愁春》作者:[宋]陈允平
- 凭阑咏。-- 出自《点绛唇·雪径深深》作者:[宋]王十朋
- 莫凭阑。-- 出自《江城子·别郎容易见郎难》作者:[宋]魏夫人
- 凭阑、凝望处。-- 出自《琐寒窗·千里儒流》作者:[宋]彭正大
- 凭阑怀古。-- 出自《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作者:[宋]姜夔
- 今夜凭阑。--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作者:[宋]周邦彦
- 独自凭阑。-- 出自《浪淘沙·万恨苦绵绵》作者:[宋]欧阳修
- 尽日凭阑。-- 出自《南乡子·翠密红繁》作者:[宋]欧阳修
- 干戈森若林。-- 出自《堂上行》作者:[魏晋]曹叡
- 秋色满江干。-- 出自《诉衷情·夜深人悄漏声残》作者:[元]长筌子
- 泪干万点。-- 出自《木兰花慢·傍池阑倚遍》作者:[宋]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