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非草,真非真。
意思:草是草,真不是真。
出自作者[宋]刘宰的《跋赵宪唐率更千字文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书法艺术的赞扬和欣赏,它以草书、柳体、颜体、欧体、张旭的书法风格为对象,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
首句“草非草,真非真”就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认为草书不是简单的草书,而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真书也不是简单的真书,而是有骨气、有筋骨的艺术。
“柳之骨,颜之筋”是对柳体和颜体的赞美,强调了这两种书体的特点和魅力。
“欧张瘦硬可通神”是对欧体和张旭的书法风格的赞美,强调了他们的书法风格瘦硬有力,可以达到神妙的境界。
“众体备,兼众美”则是对各种书体的综合评价,认为各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莫臻兴嗣书”是对兴嗣书的批评,认为其缺乏首尾,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书体的尊重。
“无首亦无尾”是对当时一些书法爱好者的批评,认为他们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书法的内在精神和韵味。
“得中固为喜”则是对中庸之道的赞美,认为中庸之道才是真正的书法之道。
“莫将俗眼看,墨脱字已漫”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认为只有真正的书法爱好者才能欣赏到书法的内在美和价值。
最后,“固应落笔惊风雨,走龙蛇”是对书法艺术的最高赞扬,认为书法艺术应该达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一些书法爱好者的批评和提醒。它提醒我们不要只注重形式上的完美,而要注重内在的精神和韵味。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心,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