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言古诗 段圭璋》 岂为报小怨,夜半刺利仇。

岂为报小怨,夜半刺利仇。

意思:难道是给小怨,夜半刺利报仇。

出自作者[当代]梁羽生的《五言古诗 段圭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宝剑欲出鞘,将断妄人头》是一首描绘宝剑的诗,表达了剑客的豪情壮志和决断之力。每一句都描绘了宝剑的特性,同时也寓含了人性的刚烈和决绝。 首两句“宝剑欲出鞘,将断妄人头”,直接描绘出宝剑的锋利和剑客的决心。这两句诗形象生动,仿佛一幅画,展示了宝剑的锐利和剑客的决断。其中,“宝剑欲出鞘”表达了剑客内心的激动和期待,而“将断妄人头”则表达了剑客的决绝和冷酷,即使是妄人,也难逃剑下。 接下来两句“岂为报小怨,夜半刺利仇”,进一步描绘了剑客的决绝和刚烈。“岂为报小怨”表达了剑客并非为了微不足道的怨恨而出剑,而是为了更大的目标。“夜半刺利仇”则描绘了剑客在深夜出击,直取敌人要害的场景,表现了剑客的果敢和决绝。 最后两句“可使寸心折,不能绕指柔!”则直接描绘了宝剑的特性,表达了剑客的刚烈之心。“可使寸心折”表达了宝剑的坚硬和刚烈,即使是轻微的弯曲也无法让它屈服。“不能绕指柔”则进一步强调了宝剑的坚硬和冷酷,与人的柔软形成对比,表达了剑客的刚烈和不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宝剑和剑客的形象,表达了人性中的刚烈和决绝。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英勇无畏的剑客在决斗中挥舞着宝剑的形象。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宝剑的特性,也展示了人性中的勇敢和坚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宝剑欲出鞘,将断妄人头。
岂为报小怨,夜半刺利仇。
可使寸心折,不能绕指柔!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梁羽生为人正派,创作了三十余部武侠佳作,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

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另有笔名陈鲁、冯瑜宁、梁慧如、李夫人、冯显华、幻萍、佟硕之、凤雏生。

关键词解释

  • 夜半

    读音:yè bàn

    繁体字:夜半

    英语:midnight

    意思:
    1.半夜。
    《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得出,即

  • 半刺

    读音:bàn cì

    繁体字:半刺

    意思:
    1.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
    晋·庾亮《答郭预书》:“别驾旧与刺史别乘,同流宣王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
    唐·杨炯《唐同州长史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