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沁园春·叉手者谁》 可怜后学无知。

可怜后学无知。

意思:可惜后来的学者不知道。

出自作者[元]李道纯的《沁园春·叉手者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偈颂,主要表达了禅宗的中心思想: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首先,诗中提到了“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姿势动作。接着,作者指出这些伎俩被人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这里的“妙理”指的是禅宗的真谛。 接下来,作者明确表示自己是诸公之一,即代表众人来阐述禅宗的道理。他提到老子、瞿昙(即孔子)和仲尼(即孔子),强调他们的思想对于千贤万圣都有指导意义。这里提到的老子、瞿昙和仲尼分别代表道家、佛教和儒家的思想,强调禅宗与其他宗教思想并无本质区别。 然后,作者指出可怜后学无知,辨是是非非没了期。这句话意味着许多学习禅宗的人对禅宗的理解存在误区,无法真正领悟禅宗的真谛。 接着,作者进一步阐述了天地与人、道儒释子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天地与人是一源分判的,而道、儒、释三种思想都源于这个源头。因此,它们之间并无本质区别。 最后,作者强调见性明心、穷微至命才是禅宗的核心。无论修行者成为佛还是仙,都离不开这个核心。而功成之后,虽然各派别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和途径,但最终都会回归到这个核心。 总之,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论述,阐述了禅宗的中心思想,强调了见性明心、穷微至命的重要性,以及各宗教思想之间的共同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关键词解释

  • 后学

    读音:hòu xué

    繁体字:後學

    英语:junior scholar

    意思:(后学,后学)

    1.后进的学者。
    《汉书董仲舒传赞》:“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

  • 无知

    读音:wú zhī

    繁体字:無知

    短语:混沌 胸无点墨 浑浑噩噩 一无所知 一问三不知 一窍不通 目不识丁 不学无术

    英语:ignorance

    意思:(无知,无知)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