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引极三首·怀潜君》 思假鳞兮鲲龙,激沆浪兮奔从。

思假鳞兮鲲龙,激沆浪兮奔从。

意思:想假鳞鱼龙啊,激励我浪啊跑从。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引极三首·怀潜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是一首描绘大海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大海的浩瀚、汹涌和深邃的特点。 首先,“海浩淼兮汩洪溶”这句诗描绘了大海的广阔无垠和波涛汹涌的景象,给人一种壮观的感受。“流蕴蕴兮涛汹汹”则进一步描绘了大海的流动和涌动的特点,表现出大海的动态美。 “下何有兮人不闻,深溢漭兮居潜君。”这两句诗描绘了大海的深度和神秘感,表达了人们对大海的敬畏之情。大海深不见底,让人感到神秘莫测,而潜君的存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感。 “彼潜君兮圣且神,思一见兮藐无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潜君的敬仰之情,认为潜君是神圣而智慧的。然而,由于无法见到潜君,诗人感到失望和无奈。 “思不从兮空踟蹰,心回迷兮意萦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他渴望得到潜君的启示和指引,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做。这种内心的挣扎和迷茫也反映了诗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追求。 最后,“思假鳞兮鲲龙,激沆浪兮奔从。拜潜君兮索玄宝,佩元符兮轨皇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鲲龙的渴望,希望借助鲲龙的力量去拜见潜君,寻求玄宝和元符,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大海的壮美和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追求。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
下何有兮人不闻,深溢漭兮居潜君。
彼潜君兮圣且神,思一见兮藐无因。
思不从兮空踟蹰,心回迷兮意萦纡。
思假鳞兮鲲龙,激沆浪兮奔从。
拜潜君兮索玄宝,佩元符兮轨皇道。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关键词解释

  • 鲲龙

    读音:kūn lóng

    繁体字:鯤龍

    意思:(鲲龙,鲲龙)
    古代传说中的大鱼、蛟龙。
    《南齐书张融传》:“雕隼飞而未半,鲲龙趠而不逮。”
    唐·元结《引极诗怀潜君》:“思假鳞兮鲲龙,激沆浪兮奔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