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窑头坯歌》 修完外体在何边,

修完外体在何边,

意思:修完外体在哪边,

出自作者[唐]吕岩的《窑头坯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烧制砖瓦、修行等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对坚固、持久、正念等价值观的追求。 首先,诗中描述了烧制砖瓦的过程,从窑头坯的破土到经历水火、成砖的艰辛,再到其坚固、耐久的特点。这象征着人生修行之路的艰辛,需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达到坚固、持久的境界。同时,诗中也强调了正念的重要性,即保持正确的观念和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难所动摇。 其次,诗中还提到了服药失明、参禅作鬼等故事,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追求外在的成就和名声,而要追求内在的真理和智慧。这些故事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幻的表象所迷惑,要认识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死亡和无常的深刻认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正念和真理是可以永恒的。因此,人们应该珍惜生命,追求内在的真理和智慧,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和物质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通过描绘烧制砖瓦、修行等过程,告诫人们要保持正念、追求内在的真理和智慧,不要被外在的名利和物质所迷惑。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认识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窑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
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
棱角坚完不复坏,扣之声韵堪磨镌。
凡水火,尚成功,坚完万物谁能同。
修行路上多少人,穷年炼养费精神。
不道未曾经水火,无常一旦临君身。
既不悟,终不悔,死了犹来借精髓。
主持正念大艰辛,一失人身为异类。
君不见洛阳富郑公,说与金丹如盲聋。
执迷不悟修真理,焉知潜合造化功。
又不见九江张尚书,服药失明神气枯。
不知还丹本无质,翻饵金石何太愚。
又不见三衢赵枢密,参禅作鬼终不识。
修完外体在何边,
作者介绍
吕岩(石亭),字次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江西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他擅长隶书和楷书书法,尤以草书见长,被誉为“草圣”。他的书法飘逸生动、气势雄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书法家影响深远。

吕岩除了擅长书法之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散文和诗歌充满生活情趣和个性特点,深受当时文人和后人的赞赏。尤其是他的《咏史》以及《初刻拍案惊奇》等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文化眼光,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文学史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吕岩的生平事迹丰富多彩,同时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书法和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以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处世智慧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书法艺术的传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文化名人,吕岩在书法和文学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在书法上擅长隶书、楷书和草书,尤以草书见长,被誉为“草圣”,其书法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在文学方面,他的散文和诗歌充满生活情趣和个性特点,展现了他宽广的文化胸怀和才华横溢的艺术表现力。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位文化名人,吕岩无疑是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

作为道教神话人物,吕岩被传说成神仙,成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主角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许多道教的神话和传说经久不衰,并深深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吕岩作为八仙之一,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信仰和神话传说,象征着对于长寿、幸福和繁荣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种审美理念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吕岩作为唐朝的文化名人和道教神话人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解释

  • 修完

    读音:xiū wán

    繁体字:修完

    意思:(参见脩完)

    1.整修使完好。
    宋·苏轼《乞子珪师号状》:“﹝沈公井﹞修完既毕,岁适大旱,民足于水,为利甚溥。”
    清·叶廷琯《吹网录三河县辽碑

  • 外体

    读音:wài tǐ

    繁体字:外體

    意思:(外体,外体)
    身体的外部。比喻辅佐之士。
    汉·王裒《四子讲德论》:“君者中心,臣者外体。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
    三国·魏·嵇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