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诗词古文网
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自舒州追送朱氏女弟憩独山馆宿木瘤僧舍明日》
暮行苦邅回,细路隐蓬蒿。
暮行苦邅回,细路隐蓬蒿。
意思:
晚上去苦苦周旋,细路隐蓬蒿。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自舒州追送朱氏女弟憩独山馆宿木瘤僧舍明日》
全文赏析
【注释】:原题:自舒州追送朱氏女弟憩独山馆宿木瘤僧舍明日度长安岭至皖口
相关句子
英雄埋没蓬蒿。
--
出自《沁园春·我梦见君》作者:[宋]刘克庄
兰亭遗迹长蓬蒿。
--
出自《燕归慢 上巳雨》作者:[元]梁寅
血染蓬蒿紫。
--
出自《战城南》作者:[唐]李白
顾我蓬蒿居。
--
出自《饭覆釜山僧》作者:[唐]王维
蓬蒿满中园。
--
出自《杂体诗 左记室思咏史》作者:[南北朝]江淹
负杖出蓬蒿。
--
出自《聊作百一体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
--
出自《暮行河堤上》作者:[唐]韩愈
朝行畏日薄,暮行畏龃龉。
--
出自《涤愫》作者:[宋]郑樵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
出自《上三峡》作者:[唐]李白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
--
出自《樵父词》作者:[唐]储光羲
同是伤摇落,秋天日暮行。
--
出自《秋日怀友人》作者:[明]屠隆
朝握扶桑辔,暮行背椒丘。
--
出自《送曾尚右知信州分韵得州字》作者:[宋]魏了翁
舟行苦邅回,登岸旷心目。
--
出自《发仪真道中登岸延览因忆前行》作者:[明]王直
昆仑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
出自《杂诗四首》作者:[唐]韩愈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
出自《溯江至武昌》作者:[唐]孟浩然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
出自《溯江至武昌》作者:[唐]孟浩然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
出自《野人送朱樱》作者:[唐]杜甫
睡觉残书栖嬾架,浴回细葛覆熏笼。
--
出自《夏日感旧》作者:[宋]陆游
梦回细数登山路,知在青霞第几重。
--
出自《青霞》作者:[宋]蒲寿宬
梦回细响鸣松竹,误作春蚕食叶声。
--
出自《枕上闻雪声》作者:[宋]郑刚中
路隐千根树,门开万仞峰。
--
出自《寻陈处士山堂》作者:[唐]刘得仁
山晖丹气紫,路隐翠林香。
--
出自《题城山道人庵》作者:[宋]董嗣杲
醉乡知路隐,不复问吾家。
--
出自《游梅坡席上杂酬》作者:[宋]李弥逊
闲扉挂层瀑,危路隐千峰。
--
出自《访文德承摄山耕寓》作者:[明]黄姬水
诗句原文
晨霜践河梁,落日憩亭皋。
念彼千里行,恻恻我心劳。
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寒流咽欲绝,鱼龟久已逃。
暮行苦邅回,细路隐蓬蒿。
惊麏出马前,鸟骇亡其曹。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无膏。
山木鸣四壁,疑身在波涛。
平明长安岭,飞雪忽满袍。
天低浮云深,更觉所向高。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关键词解释
蓬蒿
读音:
péng hāo
繁体字:
蓬蒿
英语:
crowndaisy chrysanthemum
意思: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
蓬蒿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