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感三首》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

意思:往事不要追忆,追念多悲伤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有感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它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变化,从贫穷到富贵,从壮年到老年,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联“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描绘了诗人年老时的形象,从贫穷到富贵,从壮年到老年,这是人生的普遍规律。颔联“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变化,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接下来的几联,描绘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现象。“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描述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无情。“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表达了人生中的来去和变化,是自然规律。“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表达了人生如寄的感慨,无论多么豪华的住宅,最终也只是短暂的停留。“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揭示了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规律,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后代。“悲哉可奈何,举世皆如此。”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几联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是对人生的警告,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过于追求虚无的东西。“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提醒人们要关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被未来的事情所迷惑。“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是对人生无常的描绘,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的理解。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被未来的事情所迷惑,不要过于追求虚无的东西。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
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
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
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
有如蚕造茧,又似花生子。
子结花暗凋,茧成蚕老死。
悲哉可奈何,举世皆如此。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
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
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
请君大带上,把笔书此语。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追思

    读音:zhuī sī

    繁体字:追思

    英语:memory

    意思:追念;回想。
    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及其终也,叶人追思而立祠。”
    宋·苏轼《至真州再和》诗之二:“流

  • 悲怆

    读音:bēi chuàng

    繁体字:悲愴

    英语:sorrowful

    意思:(悲怆,悲怆)
    悲伤。
    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留钏之妻,人衔其断绝;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怆。”

  • 往事

    读音:wǎng shì

    繁体字:往事

    短语:明日黄花 史迹 历史 前尘

    英语:past events

    意思:过去的事情。
    《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