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酌情无聊。
意思:四酌情无聊。
出自作者[南北朝]陈叔宝的《独酌谣四首 其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独酌谣》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深邃的哲理,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独特的饮酒世界。诗人通过酒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自我和宇宙的理解。
首句“独酌且独谣”,直接点明主题——独自饮酒,独自吟唱。这不仅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自我反思。
“一酌岂陶暑,二酌断风飙”,这两句描绘了饮酒的初阶效果,即摆脱外界的干扰,达到内心的平静。陶暑和风飙,都是指外界的干扰和压力。一酌二酌,诗人已经能够抵抗这些干扰,达到内心的平静。
“三酌意不畅,四酌情无聊”,这是饮酒的中阶效果,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发现这些情感并不畅快,这是因为饮酒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诗人开始触及更深层次的人性。
“五酌盂易覆,六酌欢欲调”,这是饮酒的高阶效果,诗人已经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达到愉悦的状态。这一阶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人生就是一场游戏,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这是饮酒的最高境界,诗人已经能够去除心中的杂念,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凌霄异羽翼,任致得飘飘。”这是诗人饮酒后的体验——忘却物我,超越自我,仿佛凌霄于物外,自由自在。
最后两句“宁学世人醉,扬波去我遥。非浮丘伯,安见王子乔”,更是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追求——他宁愿像浮丘伯那样超越世俗,也不愿像世人一样沉溺于酒中。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独酌谣》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它通过饮酒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我和宇宙的理解。诗人的饮酒过程,实际上是他对人生困境的超越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的过程。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韵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出自《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作者:[清]纳兰性德
- 思无聊。-- 出自《江城子 感旧》作者:[元]倪瓒
- 思无聊。-- 出自《江城子 感旧》作者:[元]倪瓒
- 无聊。-- 出自《满庭芳 汴中寒食》作者:[元]宋*
- 去也无聊。-- 出自《一剪梅 送春》作者:[清]徐灿
- 住也无聊。-- 出自《一剪梅 送春》作者:[清]徐灿
- 无聊倦旅。-- 出自《瑞鹤仙·郊原初过雨》作者:[宋]袁去华
- 无聊空闭门。-- 出自《菩萨蛮·廉纤细雨连天远》作者:[宋]邓肃
- 情无托。-- 出自《点绛唇·秋气微凉》作者:[宋]王安国
- 情无那。-- 出自《渔家傲·雪点江梅才可可》作者:[宋]无名氏
- 情无远近。--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容秀润》作者:[宋]贺铸
- 情无去取。-- 出自《赠逸民诗 五》作者:[南北朝]萧衍
- 俗情无,-- 出自《棹棹楫》作者:[元]侯善渊
- 情无著。-- 出自《点绛唇·桂子飘香》作者:[宋]吕胜己
- 情无那。-- 出自《点绛唇 送王世英》作者:[元]程文海
- 空庭聊步月。-- 出自《重酬杨仆射山亭诗》作者:[南北朝]薛道衡
- 朱墨聊糊口。-- 出自《点绛唇·深味遗编》作者:[元]蒲道源
- 随处聊倾盖。-- 出自《千秋岁·春风湖外》作者:[宋]孔平仲
- 玉山聊可望。-- 出自《咏雪应令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 出自作者:
- 春树聊攀折。-- 出自《折杨柳》作者:[隋]江总
- 浊酒聊自适。-- 出自《杂体诗 陶征君潜田居》作者:[南北朝]江淹
- 聊尔尔。-- 出自《摸鱼儿·渺斜阳》作者:[宋]刘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