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ì shàn
繁体字:自善
意思:自觉行善。《韩非子显学》:“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汉·桓宽《盐铁论大论》:“故为治者不待自善之民,为轮者不待
读音:dāng shēn
繁体字:噹身
意思:(当身,当身)I谓及于自身。《国语周语下》:“周若无咎,苌叔必为戮。虽晋·魏子亦将及焉。若得天福,其当身乎?”韦昭注:“当其身祸尚微,后有继,故为天
引用解释
谓碰到良好的时机。《荀子·成相》:“ 尧 授能, 舜 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 隋 李播 《天文大象赋》:“壮 高祖 之遇时,聚五纬而相从。”《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房德 因不遇时,説嘴不响,每事只得让他。” 许地山 《<女国士>后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
读音:yù sh
读音:zé bù
繁体字:則不
意思:(则不,则不)不但,不止。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摺:“封家姨也,则不俺思凡。”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摺:“这钱则不那穷的每争,便这富的每也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