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耕渭钓人,乐道贵自得。
意思:聚集在渭水钓人,乐道贵自得。
出自作者[宋]廖行之的《夜坐观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淡泊自守、不慕荣利的高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首句“风露气凄清,秋堂灯火夕”,描绘了秋夜凄清的景象,灯火在秋夜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开编对圣贤,穷理贯今昔”,诗人研读经典,面对圣贤之书,深入探索其中的道理,贯通古今,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岂无侯门裾,俛仰无颜色”,诗人并非完全拒绝权贵,只是他认为在屈从于权贵之后,自己的品格可能会受到影响,颜色也会随之改变。这是一种高尚的自尊。
“岂无终南山,矫诈亏名实”,诗人并非完全逃避现实,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欺诈和不义,但他坚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正直的品格,才能真正改变这个世界。
“青紫与金珠,从渠傥来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信念。他希望像渭水边的隐者那样,过着简朴的生活,不为世俗的名利所动,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青紫和金珠都是俗世的荣华富贵,诗人认为这些虚浮的东西都是偶然得之的,不值得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原则的高尚品质,以及对学问和真理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鼓励人们追求真知,不为世俗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