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天台道中》 云开忽见寺,山尽偶逢人。

云开忽见寺,山尽偶逢人。

意思:云开忽然看到寺,山尽偶逢人。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天台道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驱马天台路,悠悠渐向晨》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旅行体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热爱和欣赏。 首联“驱马天台路,悠悠渐向晨”,诗人骑马行走在前往天台山的路上,时间慢慢推移,天色渐渐明亮起来。这句诗描绘了旅行的开始,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 颔联“云开忽见寺,山尽偶逢人”,当云雾散去,诗人意外地看到了天台寺,又在山尽处遇到了行人。这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意外发现和偶遇,增加了旅行的趣味。 颈联“细雨疏篁长,微烟古木春”,细雨中的竹林显得更加修长,古木掩映的雾气中透露出一丝春意。这句诗描绘了雨中天台山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尾联“行行遥驿道,落吹起轻尘”,诗人继续前行在遥远的驿道上,风吹起路上的轻尘。这句诗描绘了旅途的继续和结束,也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留恋和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热爱和欣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旅行体验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旅行的美好和意义。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驱马天台路,悠悠渐向晨。
云开忽见寺,山尽偶逢人。
细雨疏篁长,微烟古木春。
行行遥驿道,落吹起轻尘。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