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意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出自作者[宋]释慧性的《偈颂一百零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首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整首诗的灵魂,它揭示了万事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这里的“一”可以理解为个体,而“一切”则代表了广泛的存在,包括个体所处的大环境、历史、文化等等。诗人以此表达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转化,即个体的存在与广阔的世界是密不可分的。
“拈青玉峡,向焦螟眼中”描绘了诗人对这一哲理的沉思场景,青玉峡这一具象的环境与焦螟眼这一微观视角相结合,使得思考的空间和角度得以拓展。焦螟是微小的昆虫,它们的视角可能更接近世界的本质,因此诗人以此表达对微观世界的关注和思考。
“撮大地来,如粟米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个体与广阔世界关系的理解。大地被收纳在手中,如同粟米粒一般大小,这象征了个体在广阔的世界中占据的地位微小而重要。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个体存在的尊重和珍视。
最后,“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知我受屈”是对前述哲理的深入阐述。如果理解了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统一,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相同,个体与世界的关系也会变得和谐;反之,如果不能理解这一哲理,那么个体可能会感到自己被束缚在狭窄的世界中,感到委屈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表达了对个体存在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对万事万物之间联系和统一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性,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