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茶中杂咏·茶焙》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意思:泥容易带云根,烧困难障碍石脉。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茶中杂咏·茶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凿碧岩》,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凿石开岩后,岩洞内景象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两句“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描绘了凿石开岩的过程,碧绿的岩壁被凿开,深度大约是二尺。这两句诗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开岩的过程,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两句,描绘了岩洞内的景象。这里的“泥”指的是泥土,“云根”可以理解为云朵的根部,这里可能指的是洞顶滴水的地方,而“石脉”则是指岩石的纹理。这两句诗描绘了开岩后,岩洞内的景象,泥土容易带出云朵的根部,岩石烧不到岩脉。 接下来的“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形象地描绘了岩洞内干燥的泥土和如同琼浆的美酒般的水滴。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干燥的泥土比作金饼,将水滴比作琼液,形象地描绘了岩洞内的干燥和湿润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最后两句“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描绘了凿石开岩后,岩洞的位置和景色。这里的“九里共杉林”可能指的是凿开的岩洞与杉林的距离不远,而“相望在山侧”则是指岩洞位于山的一侧。这两句诗描绘了凿石开岩后的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开石成功的喜悦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凿石开岩的过程和岩洞内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开石成功的喜悦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云根

    读音:yún gēn

    繁体字:雲根

    意思:(云根,云根)

    1.深山云起之处。
    晋·张协《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
    唐·杜甫《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忠州三峡内,井邑聚

  • 石脉

    读音:shí mài

    繁体字:石脈

    意思:(石脉,石脉)

    1.唐·韦应物《龙门游眺》诗:“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唐·章孝标《方山寺松下泉》诗:“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
    宋·范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