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残一百余八声,树色糢糊落星。
意思:敲残一百余八分声,树色糢糊落星。
出自作者[宋]谢枋得的《书林十景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仰山寺的梵刹,通过描绘巨鲸吼动天风寒的场景,表达了声音的节奏和力量。
首句“仰山梵刹万竹间,巨鲸吼动天风寒”,诗人以仰山寺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竹子的环境。这里的“巨鲸吼动天风寒”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将寺院中的声音比作巨鲸的吼声,引发了天气的变化,使人感受到寒冷。
“前声穿云出山久,后音待月挥槌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声音的传播和影响。前声穿过云层,在山间回荡许久,而后音则待到月亮升起,试图挥槌控制节奏,却已经难以继续。这里通过描绘声音的持续性和影响力,展现了声音的强大力量。
“长短轻重知多少,断续参差不奇偶”两句,诗人开始探讨声音的节奏和变化。诗人知道声音的长短轻重有多少变化,声音的断续参差也非寻常模式。这里诗人对声音的精细观察和深入理解令人赞叹。
最后一联“敲残一百余八声,树色模糊落星”中,诗人描述了寺院中持续敲击的声音已经接近一百余次,寺庙周围的树色变得模糊,星星也变得暗淡。这里再次强调了声音的持续性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深深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院中的声音,表达了声音的节奏、力量、精细观察和深深敬畏。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精细的描绘,展现了声音的魅力,使人对声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