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

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

意思:如果你答应陪唱席,等容散道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全文赏析

这首诗《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深深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人描绘了秋夜的景象,“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寥廓的秋夜景色给人以深深的寂静和苍茫之感,而夜晚的霜更是增添了秋天的寒意。这种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清冷而美丽的秋夜画面。 接着,“为思池上酌,先觉瓮头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他在思考如何在这样的季节里享受生活,于是他先察觉到了酒瓮中的香气,这表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酒的喜爱,“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他并没有急于过滤酒水,而是直接用手蘸着品尝,这种直接体验生活的态度让人感到他的热情和活力。同时,“醍醐惭气味,琥珀让晶光”这两句诗则表达了酒的美味和他对生活的赞美。 最后,“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愿意在欢聚的歌舞场合中分享他的生活感悟,也愿意在宗教仪式中为人们解惑答疑。最后一句“月终斋戒毕,犹及菊花黄”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对秋天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它是一首充满热情和活力的诗,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
为思池上酌,先觉瓮头香。
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醍醐惭气味,琥珀让晶光。
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
月终斋戒毕,犹及菊花黄。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道场

    读音:dào chǎng

    繁体字:道場

    英语:Taoist rites

    意思:(道场,道场)

    1.释道二教称诵经礼拜的场所。
    《南史隐逸传下庾诜》:“晚年尤遵释教,宅

  • 若许

    读音:ruò xǔ

    繁体字:若許

    意思:(若许,若许)
    犹许多,或那么多。
    《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几多险处乃须吉,若许能时总是空。”
    李长路《读陈毅同志诗词集有感》诗:“刀光剑影着遗篇,卓立军功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