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意思:几声新雁,几声残角。
出自作者[宋]黄机的《忆秦娥·秋萧索》
全文赏析
【注释】:
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首句写出了独处孤旅,双在秋风叶落之时萦绕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温暖的呼唤,为古今诗词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的定下了萧杀的基调。接着便展开具体描绘 。“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离人的愁绪,更何况此时此刻已不是黄叶方飘的初秋,而是“梧桐落尽”的深秋呢?词人于“西风”下着一“恶”字,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然而“西风”之“恶”还不止于落尽梧桐而已,作者巧借本调叠句之格,在强调“西风恶”三字后,又引出“数声新雁,数声残角”,幽咽凄厉,声声扣击着游子的心扉。这样,整个上片写出了一派浓重的秋意,为下文写游子的愁绪渲染了氛围。梧桐叶落、西风、雁声等意象的描写,为下阙游子的孤寂之情的抒发,奠定了基调。“离愁不管人飘泊”。离愁,本是游子心中所生,这里却将它拟人化,“ 离愁”完全不顾及游子四处飘泊的痛苦处境,久久不去,折磨着人的心灵。“不管 ”二字,包含着多少无可奈何之情!“年年孤负黄花约 ”,游子的离愁如此难以排遣,原来更有着期约难践的歉疚。想当初,临别这际,自己与恋人相约在菊花开放的的秋天重逢。可是,花开几度,人别数载,事与愿违 ,年年负约,每念及此,怎不令人肝肠寸断!紧接着,作者又用叠句将笔触伸向天边,从恋人的角度写情。有味的是,作者只是描写了她的居处:“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然后,戛然而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余地。那深深庭院里、重重帘幕中的人儿是怎样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孤寂,年复一年地翘首盼望游子归来,已是不言而喻了。总之,本篇以直笔写游子离愁,以墨写闺人之幽怨,两地相思,一种情愫,在萧杀秋景的环境中,更显得深挚动人。
相关句子
- 数声乌鹊。-- 出自《清平乐·数声乌鹊》作者:[宋]俞国宝
-
数声啼鸟。-- 出自《点绛唇·金谷人归》作者:[宋]姜夔
- 数声和橹。-- 出自《点绛唇·波逐流云》作者:[近代]王国维
- 数声鶗鴂。-- 出自《千秋岁·数声鶗鴂》作者:[宋]张先
- 数声回雁。-- 出自《探春令·数声回雁》作者:[宋]赵长卿
-
数声轻叩。-- 出自《点绛唇·曾到蟾宫》作者:[宋]史浩
- 数声鶗鴂。-- 出自《柳梢青·数声鶗鴂》作者:[宋]蔡伸
- 南云应有新雁。-- 出自《碧牡丹·翠袖疏纨扇》作者:[宋]晏几道
- 新雁曾来未。-- 出自《点绛唇·醉倚危墙》作者:[宋]石孝友
- 听到妆楼新雁。-- 出自《如梦令·送过雕梁旧燕》作者:[宋]张仲宇
- 怕听楼前新雁。-- 出自《清平乐 重题碧梧苍石图候 凄断。人语西风》作者:[元]陆行直
- 写入数行新雁。--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王铉
- 愁绝一行新雁。--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赵由俊
- 晓风残角。-- 出自《清平乐·晓风残角》作者:[宋]谢逸
- 残角疏钟。-- 出自《浪淘沙·芳树翠烟重》作者:[元]元好问
- 几声残角。-- 出自《霜天晓角·几声残角》作者:[宋]韩元吉
- 留此恨,寄残角。-- 出自《贺新凉/贺新郎》作者:[宋]俞国宝
- 敧枕闻残角。-- 出自《霜天晓角·晓风摇幕》作者:[宋]张抡
- 残角起江城。-- 出自《菩萨蛮·西风又老潇湘树》作者:[宋]赵师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