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发有差魔道种,一尘不立妙通真。
意思:丝毫不等妖魔道种,一尘不立好通真。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住庵人,体露堂堂非故新。
毫发有差魔道种,一尘不立妙通真。》是关于禅理的一首诗,它通过描绘住庵人的形象,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
首先,“体露堂堂非故新”这句诗描绘了住庵人的外在表现。这句诗的意思是,住庵人的身体和内心都展现出一种坦诚无伪、光明磊落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新出现的,也不是刻意为之的。这表达了住庵人内在的智慧和境界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观念和习惯,达到了一个超越新旧、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境界。
“毫发有差魔道种”这句诗则进一步强调了住庵人的内在品质。毫发有差,意味着任何微小的偏差都会导致偏离正道,这里的毫发指的是细节、微小的差别。魔道种,指的是偏离正道的种子,也就是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习惯。这句诗表达了住庵人对于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于正道的坚定追求。
“一尘不立妙通真”这句诗则描绘了住庵人的修行境界。一尘不立,意味着住庵人在修行过程中没有任何杂念和干扰,达到了纯净无染的境界。妙通真,则表达了住庵人通过修行而达到的智慧和通达的状态。这句诗强调了住庵人的修行方法和成果,也表达了禅宗对于修行的理解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住庵人的形象,表达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它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以及细节对于修行的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修行对于智慧和通达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住庵人的赞美,也是对禅宗哲学的深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