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罪已诏》 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

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

意思:没有人读轮台诏令,让人泪点垂。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读罪已诏》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轮台皇帝的怨恨和对战争的恐惧。 首句“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直接表达了对诏书的反感,使人感到悲伤流泪。轮台是古代一个边疆地区,这里暗示了诗人可能曾在那里经历过战争或目睹过战争的残酷。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战争的深深恐惧和痛苦。 “天乎客此虏,帝者渴非罴”,“天乎”表示惊讶和痛心,“客此虏”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战俘的身份,使他感到自己像是一个被流放到这里的外来者。“帝者渴非罴”则暗示了皇帝对战争的渴望,而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渴望安定。 “何罪良家子,知他大将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无辜士兵的同情和对战争的不满。诗人质疑,这些良家子(即出身良好的士兵)究竟犯了什么罪,以至于要他们去承受战争的苦难?他质问,如果知道这样的战争会持续下去,大将们还会选择他们作为士兵吗? 最后,“愿惩危度口,傥复雁门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危机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他希望通过改变政策来避免战争的危险,同时也期盼着有一天能够恢复到和平的状态,就像当初在雁门那样的和平时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无辜士兵的痛苦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
天乎客此虏,帝者渴非罴。
何罪良家子,知他大将谁?
愿惩危度口,傥复雁门踦。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轮台

    读音:lún tái

    繁体字:輪檯

    英语:Luntai

    解释:1.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本仑头国(一作轮台国),汉武帝时为李广利所灭,置使者校尉,屯田于此。武帝晩年颁发《轮台罪己诏》中的轮台

  • 令人

    读音:lìng rén

    繁体字:令人

    英语:reader

    意思:
    1.品德美好的人。
    《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郑玄笺:“令,

  • 诏令

    读音:zhào lìng

    繁体字:詔令

    英语:edict

    意思:(诏令,诏令)

    1.号令。
    《韩非子初见秦》:“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土地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