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诗词古文网
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鸳鸯秋雨半池莲。
鸳鸯秋雨半池莲。
意思:
鸳鸯秋雨半池莲花。
出自作者[元]元好问的《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全文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六句描述了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全过程。前三句是写恋人在分离前夕的相互依恋 ,是上片的第一个层次。起调写他们的不眠之夜,而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和长夜的难耐 。“冷”的酒 ,“青”的灯,“不眠”的夜,这便是他们通宵达旦的生活内容。这里的“酒”,显然是饯别酒。有酒而“冷”,看来停杯不饮,搁置已久。而青灯犹在,可见主人公确实是“夜不眠”了。由“酒冷”亦可见夜之深 。紧接着,作者以“寸肠”两句推出一对情肠牵惹、愁苦悲伤的恋人 。词的指事抒情,趋于明朗,读者始之“酒冷”云云 ,正是他们在离别前夕内心极度痛苦的物象反映 。由此益知起句用笔在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方面,极见词人匠心独运之妙,恋人的全部情绪,都已总摄在起句之中 ,这首词的摇曳多姿之妙 ,起首便露端倪。上片后三句,是写这对恋人的分别,时间已是次日清晨 。这一层 ,作者用笔,仍然是从罗列物象开始:用“鸳鸯”、“秋雨”、“半池莲”三种足以使人触景生情的物象,进一步为恋人的离别写照。鸳鸯、秋雨 、半池莲都同是在池塘中。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 ,为鸳鸯分飞而苦。“红泪晓风前”是风雨中池莲姿态,滴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象征送别的女主人公。由物象衬意象,而且是一衬再衬,主客相形,虚实相宣,正面神采由此倍增。从这里,读者再次领略了这首词“摇曳多姿”的妙处。
下片录上片结句“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的意脉,写女主人公目送恋人远去,并默默地预卜团圆之期 。晓风之中,恋人北去,天高地远;而北雁南来,显然是深秋了。在这里,作者用“雁来人北去”这样一对形象意念上有悖于自然之理的矛盾,再次渲染离别时的悲凉气氛。下片的前三句,只是写了“雁来人北去”的事实,但这三句在排列上,由雁而人,由雁的渐近到人的渐远 ,层层具体 ,逐句加深,极见层次。最后三句,别出新意,由眼前的分离而转写盼望团圆之期。这是本词“摇曳多姿的最后一现。在封建社会里 ,往往是由于徭役 、谋生等等原因,离乡背井,而又往往是生离如同死别。自然,这种离别是悲凉的 。但本词却又不止于悲凉 ,而是及时地深入一层 ,转入期待。期待无定,转而为幽恨,故结句云:“无情月 ,看待几时圆!”月圆即人圆,其盼望月圆亦即盼望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自然就跃然于字里行间了。
这首词,在取材,主题方面,虽然没有突破男女离别相思之类传统题材的樊篱,但在结构艺术上,宾主虚实,渲染映衬,摇曳多姿,一往情深,表现了一位大词人题材、风格的多样性。
相关句子
鸳鸯秋雨半池莲。
--
出自《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作者:[元]元好问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
出自《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作者:[清]纳兰性德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
出自《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作者:[清]纳兰性德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
出自《河传·秋雨秋雨》作者:[唐]阎选
却把穷愁比秋雨,犹应秋雨少於愁。
--
出自《秋雨叹十解》作者:[宋]杨万里
秋雨蒋山前。
--
出自《岁暮杂忆》作者:[清]陈维崧
秋雨里。
--
出自《谒金门 秋望》作者:[元]邵亨贞
美景良辰莫轻拌,鸳鸯帐里鸳鸯被,鸳鸯枕上鸳鸯睡。
--
出自《千秋岁令/千秋岁引》作者:[宋]无名氏
无意惊鸳鸯,鸳鸯自飞起。
--
出自《采莲曲》作者:[宋]俞桂
鸳鸯离别伤,人意似鸳鸯。
--
出自《咏鸳鸯》作者:[宋]李远
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
出自《石城》作者:[唐]李商隐
鸳鸯飞镜浦,鸳鸯睡银沙。
--
出自《采菱曲》作者:[元]杨维桢
竹外茅斋橡下亭,半池莲叶半池菱。
--
出自《偶作》作者:[明]全室宗泐
秋风千户竹,宿露半池荷。
--
出自《壬子夏端居二湖与二三子读书而苦热如焚一坐》作者:[明]贝琼
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
出自《独钓四首》作者:[唐]韩愈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
出自《过旧宅二首》作者:[唐]李世民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
出自《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作者:[唐]杜甫
潭拖曲池莲。
--
出自《悼室人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莲,入梦香。
--
出自《山坡羊·晴云轻漾》作者:[元]薛昂夫
柳汀莲浦。
--
出自《点绛唇·征骑初停》作者:[宋]周邦彦
上生同心莲。
--
出自《近代杂歌 青阳歌曲》作者:[南北朝]鲍令晖
从容莲幕。
--
出自《瑞鹤仙·中元才过节》作者:[宋]方岳
诗句原文
酒冷灯青夜不眠。
寸肠千缕、两相牵。
鸳鸯秋雨半池莲。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
雁来人北去、远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文学家:元好问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富于哲理。他被誉为“元代诗坛第一人”,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
作为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主要参与编写了《金史》,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爱国文化人: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解释
秋雨
读音:
拼音:
qiū yǔ
秋雨的解释
1、秋雨(autumna rain)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
2、秋雨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同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秋雨》、电影
秋雨详解
鸳鸯
读音:
yuān yāng
繁体字:
鴛鴦
短语:
鸾凤 比翼鸟
英语:
mandarin duck
意思:
(鸳鸯,鸳鸯)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
鸳鸯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