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溪似是东林路。
意思:过了溪好像是东林路。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踏莎行·松偃成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诗,通过对松树、荷花、溪流、寺庙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松偃成阴,荷香去暑”,诗人以松树、荷花入诗,描绘出一幅夏日景象。松树偃斜成阴,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生活的喜爱。
“过溪似是东林路。不知宿昔有谁来,寺门同听催诗雨”,诗人描述自己走过小溪,似乎是前往东林路的情景。然而,对于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诗人并不清楚,只是与寺门一同听闻催生诗意的雨声。这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对过去情景的想象,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感受。
“北马依风,凉蝉咽暮”,诗人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景象,北马依风,凉蝉低声鸣叫,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氛围。
“城门半带东陵圃”是对城市景象的描绘,而“江南不是米元晖,无人更得沧洲趣”则表达了诗人对米元晖的怀念,以及对无人能与自己享受沧洲之趣的遗憾。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